whj0303311935

吳新榮1935年11月25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35年11月25日日記,吳三連從東京返台;晚上寫〈疾走せる別墅〉投稿臺灣新文學社。   日記中提到的吳三連是跨越日治至戰後的台灣重要人物之一,畢業於日本東京一橋商科大學,先任職於大阪每日新聞,後任職於臺灣新民報社。吳新榮與吳三連為宗親,吳新榮日記中經常可見與吳三連有關的記載。吳新榮日記從日治跨越至戰後1967年,長年的日記中有不少與吳三連有關的記載,特別是,吳新榮在日記中必尊稱吳三連氏和三連叔,對三連叔極為關心,像是1948年吳三連競選國大代表時,吳新榮為助選投入相當多心力,爾後赴台北時,亦常拜訪三連叔夫婦並受到照顧,文字間能夠深深感受到吳新榮對吳三連的敬重。   又,台灣新文學社是指楊逵在台中創辦的台灣新文學社,1934年成立的台灣文藝聯盟內部理念不同,1935年11月,楊逵退出文聯,同年12月新創台灣新文學社。機關刊物為《台灣新文學》,是中文與日文並用的雜誌,成員有楊逵、葉陶、吳新榮、郭水潭、田中保男等人。吳新榮在1935年11月16日日記中便寫道,他認為台灣新文學社與台灣文藝聯盟不是兩個對立的團隊,從台灣文學運動發展來看是應支持的。11月25日這一天日記,記述寫詩作〈疾走せる別墅〉投稿台灣新文學社,這首詩由張良澤中譯為〈疾馳的別墅〉,內容寫的是車廂內乘客的風景,敘事者我與妻子搭乘三等車廂,運用車廂等次、乘客服裝等對比,道出資產階級與勞工大眾的差異。如:「穿和服或燕尾服的人種」對比「我古舊的西裝和沾滿污泥的鞋子」,以及最末兩句:「還是三等車廂裏的人較溫暖/何況那體臭也令人懷念」,都道出敘者我站在勞工大眾一方的立場。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2_0325

  • 日期

    1935-11-25

  • 主題知識架構

    休閒生活、閱讀撰述

  • 相關人

    吳三連

  • 關鍵字

    〈疾走せる別墅〉、台灣新文學社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15/,瀏覽日期:2020/4/16。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