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j0302301936

吳新榮1936年8月15日記

  •   此為吳新榮記載於1936年8月15日日記,早上吳新榮往診於青鯤鯓,下午招待日本留學生舉辦納涼會,參與人有郭水潭、謝得宜、黃清澤、陳穿、陳森榮、陳其和、黃吉山、石錫純與中學生們,相談甚歡,晚上呂赫若前來拜訪,與郭水潭、黃炭、林精鏐君去咖啡店開座談會。   日記中提到往診,為日治時期醫生尋找病人的醫療活動,一方面提供到府就診,一方面培養人脈,不只擴展自己的醫療地域,也為佳里地區的民眾提供方便的診療方式,在吳新榮的日記中經常可見往診的活動,除了騎腳踏車或摩托車當交通工具外,也會隨身攜帶軍鴿,在診療後開立處方箋,讓軍鴿送回藥局,可以有效率的通知藥局開藥。本篇日記提到呂赫若,本名為呂石堆,呂石堆以呂赫若為筆名,主要的原因是擷取他所欣賞的兩位左翼作家,四川作家郭沫若與朝鮮作家張赫宙,各取其中一字組合而成,1935年發表在《文學評論》日文小說〈牛車〉,震驚臺灣文學,就此名聲大噪,主要描繪社會底層人民生活、人道關懷與探討階級問題,而台灣第一才子之名就此而來,與吳新榮同為台灣文藝的成員,經常與吳新榮有文學上的交流,不管事座談會或是私下的聚餐,都可以看出兩人的交情甚好。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3_0223

  • 日期

    1936-08-15

  • 主題知識架構

    休閒生活

  • 相關人

    呂赫若、郭水潭、謝得宜、黃清澤、陳穿、陳森榮、陳其和、黃吉山、石錫純、黃炭、林精鏐

  • 關鍵字

    納涼會、座談會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E3%80%90%E8%87%BA%E7%81%A3%E5%90%A7ep6%E3%80%91%E7%99%BD%E8%89%B2%E6%81%90%E6%80%96%E4%B8%8B%E7%9A%84%E8%87%BA%E7%81%A3%E7%AC%AC%E4%B8%80%E6%89%8D%E5%AD%90%E2%94%80%E5%91%82%E8%B5%AB%E8%8B%A5/、擷取日期:2020年9月8日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