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j0300161942 whj0300171942 whj0300181942 whj0300191942 whj0300201942 whj0300211942

吳新榮1942年1月15日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2年1月15日之日記。吳新榮昨夜自臺南搭火車北上,先拜訪東京醫專同窗謝振聲;透過「山水亭」料理店主人王井泉的電話聯繫,與陳紹馨、張文環等人一同用餐;而後至臺北公會堂參加由長谷川總督致詞的臺灣奉公醫師團成立大會;吳新榮提早離席,與陳紹馨一同至臺北帝國大學,會面《民俗臺灣》相關人物,金關丈夫、池田敏雄等人;晚間王井泉於自宅為吳新榮舉辦歡迎會,藝文界著名人皆蒞臨盛宴;投宿新北投的「蓬萊閣」。   臺灣總督府於1941年4月呼應日本母國大政翼贊會的新體制運動而成立「皇民奉公會」。除了下轄各州廳、郡市、街庄的奉公會外,更以年齡、性別、職業別等分類來成立相關的奉公外圍組織,為皇民化時期、戰時體制下的產物。目的為改造臺灣人由內而外,徹底成為效忠天皇的子民外,更重要的是透過組織來加強政府的向下滲透管控力道。從今日日記反映出吳新榮相當贊同這樣的「戰時新體制」,認為為國家犧牲奉獻是極為當然之事。因此,吳新榮不僅參加奉公醫師團,更參與奉公壯年團、佳里奉公會、防衛團等組織動員的奉公相關團體。   另外,《民俗臺灣》係由金關丈夫、池田敏雄、陳紹馨等臺、日籍人士發起,於皇民化運動、戰爭時期的浪潮下出現,是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民俗學的重要刊物。吳新榮時常投稿於其上,並藉此與藝文界同好的相互串連。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9_0008

  • 日期

    1942-01-15

  • 主題知識架構

    藝文活動、醫生醫事、公共事務、時局與社會變遷、休閒生活

  • 相關人

    黃百祿、黃寄珍、鄭國津、謝振聲、王井泉、張文環、陳逸松、陳紹馨、藤野雄士、金官丈夫、楊佐三郎、黃得時、名和榮一、中山侑、長谷川清

  • 關鍵字

    臺灣奉公醫師團、山水亭、《民俗臺灣》、《臺灣文學》、臺北帝國大學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