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榮1942年1月23日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2年1月23日之日記。幾日以來,吳新榮忙於保甲婦女團的講習及信用組合的事務;前來求診的患者依然不多,因此今日將《臺灣文化史說》讀畢;晚上被邀請參加七股信用組合的宴會,同時討論組合長及監事改選一事。 日記中所提及之《臺灣文化史說》係由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的教育官僚、首任臺北帝國大學校長幣原坦所編纂,共由六位作者撰寫,於1935年10月10日由臺南州共榮會臺南支會發行。內容涵蓋自荷蘭時期至鄭氏時期,臺南地區的築城、平埔族的語言、基督福音的傳入等文章,恰巧與當時吳新榮正要撰寫有關臺南北門地區的西拉雅族〈飛蕃墓〉一文有所相關。〈飛蕃墓〉首見於1942年2月1日的《臺灣文學》春季特輯號上,吳新榮以日本名大道兆行進行投稿。同年7月,將內容再擴充後,以〈續飛番墓〉為題,投稿至《民俗臺灣》的佳里特輯號。 保甲婦女團為戰爭時期,以醫療救護和慰勞傷患等動員為主,並於戰時配給制度中,擔任監督一職。吳新榮由於其醫師的身分,時常在北門地區的保甲婦女團進行有關急救、護理相關的講習。與愛國婦人會、大日本婦人會等政治團體同為國家婦女動員下的一環。其源自清代的保甲制度,日治時期沿用作為警察機關用來控制臺人的輔助機構,同時負擔民政的戶籍登記。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9_0013
- 日期
1942-01-23
- 主題知識架構
藝文活動、閱讀撰述、醫生醫事、公共事務
- 關鍵字
臺灣文化史說、保甲婦女團、《民俗臺灣》、信用組合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search.html,擷取日期:2020年3月20日。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