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榮1942年2月18日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2年2月18日之日記。前晚吳新榮應公學校同窗陳天賜之邀,與其好友們一同飲酒談天;今張文環來信表示欲將「弄車鼓」攝成影片,同時北門郡役所庶務課主任國分公二轉告其兄長國分直一星期日將至佳里,研究平埔族「飛蕃墓」;同日於北門神社前,為慶祝昭南島(新加坡)淪陷,舉行戰捷慶祝會,並自覺此為目前所參與過的戰捷活動中,最儉樸的一次;晚間回將軍探望母親與三子南圖,並至山子腳蒐集田野資料。 各式的近代化伴隨殖民而來。在通信、移動方面,日治時期透過郵政、鐵路、電報、電話、新聞報紙等等的建立,讓人的移動、人際的聯絡與資訊的傳遞上,產生「時空壓縮」的現象,打破「秀才不出門,難知天下事」的過往,對於日治末期藝文雜誌的推廣上,有相當的助力。隨著攝影、錄影技術的發明,也讓吳新榮等藝文人士,能以圖像、影片的方式,生動的紀錄臺灣傳統陣頭文化「弄車鼓」。 弄車鼓源自中國黃河流域傳至南方的秧歌,傳入閩南地區後,與當地的說唱、南管等表演藝術融合,逐漸演變為臺灣民間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陣頭之一。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9_0026
- 日期
1942-02-18
- 主題知識架構
醫生醫事、公共事務、文史調查、時局與社會變遷、家庭生活、休閒生活
- 相關人
陳天賜、徐清吉、郭水潭、村上照之助、陳槐卿、國分直一、東條英機、吳南圖、張實
- 關鍵字
昭南島、青鯤鯓、酒配銷所、防衛團、北門神社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