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榮1942年3月6日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2年3月6日之日記。吳新榮記述於昨今兩日在佳里西國民學校及自家醫院為陸軍志願者進行體檢;午後騎機車回將軍看開臺祖大宋埔祖墳的挖掘結果;下午藉由收音機得知皇軍已攻下荷屬東印度之首都巴達維亞;晚間則將先前於北頭洋調查平埔族時所拍攝的照片寄給向國分直一,並邀其寫稿投於《民俗臺灣》。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依照當時的社會情況,分別設有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等初等教育機構,適用於不同的法令。佳里西國民學校前身為1897年所創立之蕭壠公學校;1920年伴隨地名的改正,而改稱為佳里公學校;1941年再依據日台共學政策「國民教育令」,更名為佳里西國民學校。 1942年1月16日,臺灣總督府公布「陸軍制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綱要」,年滿17歲、無重大前科、符合標準體格的臺籍男性,均可申請。後經身家調查、筆試與口試後,即可前往臺北六張犁入伍接受訓練。吳新榮即是在佳里西國民學校為青年團的陸軍特別志願兵進行體檢。 另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線電通訊被運用於戰場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更進一步發展為收音機廣播宣傳戰。當時收音機廣播主要用於國內總體戰動員,以及對敵宣傳,可被視為在陸、海、空三戰線之外的第四戰線。同時,隨著戰局擴大,民間收聽收音機廣播的需求亦隨之提高,如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吳新榮即首購第一臺收音機,而此後亦常見其於日記中提到從廣播中取得戰局消息之事,如本日巴達維亞淪陷。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09_0034
- 日期
1942-03-06
- 主題知識架構
藝文活動、醫生醫事、公共事務、文史調查、時局與社會變遷
- 相關人
國分直一
- 關鍵字
西國民學校、青年團、陸軍志願兵、《民俗臺灣》、大東亞共榮圈、體格檢查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何義麟,〈戰爭與廣播宣傳〉,《臺灣學通訊》86(2015),頁18-19。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日治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