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j0300191947

吳新榮1947年1月31日日記

  •   此係吳新榮寫於1947年1月31日日記。吳新榮本日提及米、鯽魚價格上漲,擔憂未來無能負擔,以及因天花等疫病流行,近日忙著為患者種痘。此外,其為長子吳南星返家與次子吳南河成績優異等事感到歡喜,並為胞弟吳壽坤恐被撤職之事感到擔憂。   臺灣自1929年以後,因當時日本政府嚴格施行「日本種痘法」,使得天花案例鮮少,然而於戰後1946年,天花疫情捲土重來,並於隔年達高峰,患者多達5,193人,死亡總數1,725人,死亡率高達33.2%,為臺灣史上天花死亡人數最多的紀錄,而吳新榮本日記述,可與此歷史脈絡相互印證,並亦可從中得知臺南地區已於1946年1月底爆發流行。此外,1920年已於臺灣絕跡的霍亂、鼠疫,亦在1946年爆發大流行,其中霍亂疫區涵蓋臺灣全島,患者多達3,809人,死亡總數2,210人,死亡率高達58%,並以當時臺南縣、臺南市最為嚴重。整體而言,臺灣戰後初期天花、霍亂、鼠疫等三大疫情之大流行,與各地設施因戰爭遭破壞,及中國當局港口檢疫不嚴謹、接收工作未周詳、復原計畫未落實等因素有關。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14_0014

  • 日期

    1947-01-31

  • 主題知識架構

    醫生醫事、時局與社會變遷、家庭生活

  • 相關人

    吳南星、吳南河、吳壽坤

  • 關鍵字

    天花、種痘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賴進祥,《傳染病與228》(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5)。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戰後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