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榮1951年4月5日日記
-
此為吳新榮寫於1951年4月5日的日記。昨日兒童節,南河由學校返家,家中兒童十分歡喜,南星和朱里則各在南北方沒有回家。今日下小雨,清明氣氛十足,吳新榮仿作杜牧的〈清明〉一詩與好友打趣。 兒童節的概念在20世紀初開始出現,1924年,國際聯盟通過了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為國際上第一份與兒童權利有直接相關的文件。1931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孔祥熙創立的中華慈幼協濟會的提議下,將4月4日訂為兒童節,兒童節最初並非假日,1991-1998年間曾與婦女節合併,國小以下孩童與婦女放假一天,但1998年起因實施週休二日制而取消。直到2011年,兒童節才被訂定為國定假日,時常與清明假日結合成連續假期。國際上,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決定訂立6月1日為兒童節,以紀念在二戰中死亡的兒童;195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11月20日訂爲世界兒童節,旨在促進成人與兒童間的交流與了解,也期望能促進兒童的權益。因此,現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兒童節為6月1日或11月20日,但也有一些國家基於國內的文化,另擇他日作為兒童節的日子。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18_0015
- 日期
1951-04-05
- 主題知識架構
家庭生活
- 相關人
吳南河、吳南星、吳朱里
- 關鍵字
兒童節、清明節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戰後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