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榮1951年8月11日日記
-
此為吳新榮寫於1951年8月11日的日記。昨日琑琅山房改建完工,晚間有雨,帶來本日清新宜人的空氣。早晨,吳新榮以香花為供品,請神明與祖先保佑女兒朱里的臺北女子師範學校考試。本日亦繼續進行《震瀛隨筆》的翻譯工作,其中第一集的〈亡妻記〉、〈留日點滴〉及〈庸醫痴語〉中的〈醫界兩三題〉皆已譯完,本日預定譯完〈最高道德的再檢討〉。 吳新榮在本年度的7月29日即有記載,在28日從台北回台南的車上即提到要出版《震瀛隨筆》,在第一集的序提到他自少愛讀隨筆散文,尤其是醫生寫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有在創作或雜誌社邀稿的需求下,也寫了數十篇隨筆,因此在他的規畫下,第一集寫日治時期,第二集寫戰後,第三集則寫自此以後的事情,據此編成《震瀛隨筆集》,第一集為〈亡妻記〉,第二集為〈洪水篇〉,第三集題目未定。 吳新榮的長女朱里考上的「臺北女子師範學校」全稱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是戰後第一所女子師範學校,該學校在日治時期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當時非女校但設有女子演習科僅招收女性,畢業後即有國小教職中級別中最高的「甲種訓導」資格,也因此招收學生的程度要求很高,可說是當時女性的最高學府。戰後,1945年起因應國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此校改為女校,招收有初中程度的女性,修業三年,以培育國小、幼教師資為目的,就學期間享全額公費,畢業後須接受分發至學校任教制規定年限,否則必須償還公費。而除此之外,此校的教育目標也包括了培養「賢妻良母」,因此採軍事化生活管理,全體學生都需要住校,服裝、髮型限制嚴格。在當時師範體系為女性少有的升學途徑之一、又有公費、保障畢業後工作,因此「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相當炙手可熱,考取不易。
- 【基本資訊】
- 典藏編號
CD00018_0053
- 日期
1951-08-11
- 主題知識架構
家庭生活、閱讀撰述
- 相關人
吳朱里
- 關鍵字
《震瀛隨筆》、琑琅山房、小雅園、台灣省立台北女子師範學校、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 資料取得來源
吳新榮家屬
- 參考資料
1.〈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臺灣女人》,https://women.nmth.gov.tw/information_68_39810.html#t1,檢索日期:2020年7月8日。
- 【其他資訊】
- 資料類型
日記
- 歷史分期
戰後
- 提供者
吳新榮家屬
- 撰寫者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權利註記】
- 圖片權利註記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描述權利註記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