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結自強協會與吳三連(1980年-1988年)/吳冠毅
1971年10月25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中的一場聯合國大會,其中的決議至今仍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國政府—那就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作成。該決議的內容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為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並決定「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的一切機構中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此一議案被當時的蔣介石政府稱為「排我納匪案」,並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作為離開聯合國的官方說法。
聯合國驅逐蔣介石的決議既出,無疑是使得斷交潮閘門大開。從退出聯合國到1978年的七年間,45個國家與中華民國結束了官方外交關係。而在1978年底,中華民國最大的盟友—美國—也宣布了將與中華民國結束外交關係,並且將與蔣政府口中最大的敵人「共匪」建交。一時間,全臺灣各界譁然,報紙上關於臺美關係去向的報導自不會少,民間也出現許多對美國此舉的抗議之聲,同時,也出現了呼籲中華民國應當團結自強自救的聲音,並在政府的主導下展開了「自強愛國捐款運動」—「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團結自強協會創立於1980年的年底,雖說名義上是民間自發創立的,但實際上,是由蔣經國政府的臨時編制單位「劉少康辦公室」主導成立的組織,其資金來源,正是運用了「自強愛國捐款運動」中各界的捐款。然而,單純的推廣團結自強運動,並不是這個組織創立的唯一目的。在成立的當時,團結自強協會還背負了兩個重要的任務—緩和朝野間的對立,以及鞏固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
在臺美斷交的當時,時任總統的蔣經國決策暫停了當年的選舉,致使黨外人士恐慌不滿,進而全臺大串聯,創刊了《美麗島》雜誌,形成了一個「沒有黨名的黨」,希望藉由群眾之力迫使中國國民黨政府進行民主改革。蔣經國見此,便希望本省籍的副總統謝東閔出面協調,謝則因自己職位不便為由,轉而推薦吳三連擔任斡旋的中間人。從吳三連的日記以及梁肅戎的回憶錄來看,1978、1979年間,吳三連曾多次邀請黨外人士與國民黨代表一同用餐並溝通意見,國民黨方面有梁肅戎、關中,黨外人士則有黃信介、許信良、康寧祥、張俊宏、姚嘉文、呂秀蓮等人。然而,溝通的狀況並不見好,雙方時常毫無交集,黨外人士批評政府,國民黨雖有少許讓步,但也未能給出讓黨外人士能接受的政治承諾。隨著時間推進,黨外人士的聲勢上揚,朝野關係逐漸緊張,溝通的機會也漸漸變少。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爆發了。有關的黨外人士紛紛被捕入獄,國民黨也堅守立場,不肯讓步。臺灣的黨外運動一時間被強制鎮壓,但在社會上,不平的怨氣蔓延,朝野間的對立態勢,不減反增。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人士都因此事而互相猜忌懷疑,將「溝通」當作「投降」,並也對兩方曾經派出做溝通要員的梁肅戎與康寧祥有所不滿,致使對立的程度再度激化。
吳三連作為社會名望極高者,是國民黨與黨外陣營都能信任的公正人士,在這時期的朝野溝通扮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根據張炎憲的研究指出,美麗島事件爆發後,吳三連數次晉見蔣經國,向其轉達海外知識分子與黨外人士的心聲,並表明美麗島事件實屬軍警未暴先鎮,直言事件「彷彿是第二次228事件」。蔣經國對待美麗島事件的態度會開始轉變,此建言的刺激也是原因之一。雖然吳三連於日記中往往以較為隱晦的方式記錄,並未詳細寫下交談的內容,但從時間及共同與談的成員來看,可說是吳三連在事件裡居中協調的有力證據。
在美麗島大審過後,吳三連於當年的年末受邀請加入「團結自強協會」擔任副理事長,並因理事長端木愷長期臥病而代理其職,後於1984年真除。吳三連長年操理團結自強協會會務,除推展如「梅花餐」等團結自強的節約運動外,最主要的工作便是進行朝野溝通,不管國內或海外,吳三連皆有所出力。
從日記中,我們時能見到吳三連描述到自己在環球水泥辦公室中批示團結自強協會的相關公文,並且也能見到其以團結自強協會(代)理事長的身分出席各樣公開場合或宴會,對於會務的經營是十分費心。同時,吳三連利用團結自強協會「鞏固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之會務,積極的協助海外異議人士返國,以此為由與國民黨政府溝通,使許多海外人士得以返鄉看看,並讓歸國的海外人士能夠安全離境。吳三連日記中,便有一段記載是關於一對華僑學人夫婦在團結自強協會的協助下返台,吳氏陪同兩人出席餐宴,然發現餐宴上的其他賓客皆可能是前來監視之特務。這也顯示出其雖然身為團結自強協會理事長,在許多政治事務的運作上仍然有遭遇困難與危險。
團結自強協會秘書長沈君山,寫信給時任理事長的吳三連,報告赴美參加北美台籍教授協會年會的情形。(1982.8.3)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在吳三連的運作下,團結自強協會成為了一扇能夠接入海外異議人士返台的窗口,但吳三連在其中的工作並不只如此。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美麗島事件受難者家屬如周清玉、許榮淑等人經常登門拜訪,請託吳三連協助與政府溝通。此些紀錄在日記裡均能看到,甚至吳三連曾進入監獄內探視美麗島受刑人,並在會面期間得知監獄內的狀況。吳三連透過「團結自強協會」此一機構與其政治人脈,以機構的名義及個人名義,向主管機關或有力人士建議改善,進而達到維護受刑人人權的目的。除美麗島事件,1981年之陳文成案、1983年之盧修一案,吳三連亦都鼎力相助,並在與政府溝通、爭取外,也堅定立場不向國民黨方面的壓力妥協,使其主持的《自立晚報》能對這些事件作出詳盡的報導與批判。
吳三連晚年的政治活動,除因自身的社會名望而受邀出席各種場合外,絕大多數與團結自強協會有關,如:代表團結自強協會出席總統府新年升旗、以團結自強協會理事長身分參加國父紀念月會等,並也以團結自強協會為根基,使其成為了國民黨與黨外勢力協調溝通的中介,是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維繫黨外政治運動生機、緩和朝野對立程度的重要存在。